城區用新型煤粉鍋爐供熱可行性分析
根據沁縣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要求,集中供熱工程成為城區環境治理及提高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的首選內容。目前,沁縣正處在轉型發展與城建發展時期,集中供熱工程作為城建基礎設施重要的組成部分,列入沁縣重要工作內容。集中供熱工程的實施,將極大改善沁縣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F就目前供熱現狀,做出利用高效煤粉鍋爐建設熱源廠工程可行性分析方案。
項目建設熱源廠一座,配置兩臺山西藍天環保58MW高效煤粉熱水鍋爐,可實現供熱建筑面積160萬㎡,滿足縣城城區既有面積集中供熱需求。
方案地處的沁縣城區,處于經濟繁榮及居住集中地段。該范圍內未實現集中供熱面積。大多為分散的燃煤小鍋爐供熱,局部區域還存在“戶戶冒煙”的現象。這些小鍋爐不僅熱效率低,而且基本沒有脫硫除塵等環保設施,污染較為嚴重。
沁縣城區集中供熱、垃圾處理等公用設施的建設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污染防治工作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及運營管理機制,污染防治投資渠道相對單一,資金投入不足,不能滿足加速改善當地環境質量的需要。
沁縣位于山西東南部,當地基本無大規模開采煤炭資源,但主要能源消耗中,煤炭占據主要地位,而且冬季沁縣城區因煤炭燃料造成典型的煤煙型大氣污染,成為采暖期主要污染物濃度增加原因。
1、改善城區環境的需要
沁縣城區空氣環境仍屬以煙塵和二氧化硫為主要污染物的煤煙型污染,大氣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燃煤和生產,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煙塵和粉塵。
現小燃煤鍋爐對大氣環境質量影響較大,尤其是中小型鍋爐燃用原煤,灰分、硫分高,燃燒穩定性差,污染物排放量大,再加上原煤堆場的不規范,煤塵污染嚴重,這些污染成為城區環境質量差的主要因素。
2、節能的需要
現有小鍋爐數量多,容量小,熱效率低,平均在40%左右,鍋爐運行管理人員沒有經過正規的技術培訓,技術水平低,造成能源浪費現象嚴重。
3、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集中供暖將大大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展示現代城市的便利性、舒適性、美觀性和安全性。區域熱源廠的建設可充分滿足部分區域熱電聯產熱源不足問題。
【環保廳資訊-武漢加油!】
郎鳳娥委派山西藍天員工捐贈防疫物資
阻擊疫情,晉中迅速采取行動【郎鳳娥環保專欄】